退变性脊柱侧凸经骶2骶髂螺钉固定术后骨盆入射角的动态变化

作者:胡宗杉; 汤子洋; 许彦劼; 朱泽章; 邱勇; 刘臻*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22, 42(07): 437-444.
DOI:10.3760/cma.j.cn121113-20211219-00723

摘要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 DS)接受经骶2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alar-iliac, S2AI)固定术后随访期间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的变化, 并分析与PI变化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接受S2AI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骨盆固定, 且至少随访2年的DS患者病历资料, 男30例(37.5%)、女50例(62.5%), 年龄为(55.3±16.2)岁(范围38~73岁), 随访时间为(34.6±8.7)个月(范围24~96个月)。根据术后即刻PI的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PI降低<5°或升高(PI稳定组), 共31例, 男29例(93.5%)、女2例(6.5%), 年龄(59.4±11.3)岁;PI下降>5°(PI活动组), 共49例, 男1例(2.0%)、女48例(98.0%), 年龄(51.7±12.9)岁。在手术前后及术后2年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 PT)、PI-LL、脊柱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简明量表调查问卷(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questionnaires-22, SRS-22), 并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PI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影像学参数及SRS-2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I稳定组31例(38.8%), PI从45.7°±11.4°降至45.3°±11.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49例(61.2%)为PI活动组, PI从51.6°±14.5°下降至40.9°±14.0°。末次随访时PI活动组中24例(49%)PI恢复(PI恢复组), 增加幅度>5°;余25例(51%)无增加(PI保持组), 平均ΔPI变化为-4.2°。分层分析显示PI恢复组与PI保持组的ΔPI、术后PI、术后PT和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PI、术后PI、术后PT、术后PI-LL与末次随访时的ΔPI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PI是相关因素(OR=0.87, P=0.024)。结论 DS患者应用S2AI螺钉固定技术进行骨盆固定术后即刻超过50%患者会发生PI下降, 在术后至少2年的随访期间发生PI明显改变的患者中49%的患者存在PI恢复。较低的术前PI、术后PI和PT与PI的恢复密切相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