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通过“小切口”推动教育领域“大改革”的一次实践创新,其本质是对教育利益的再分配,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双减”政策的产生主要是受双动力因素的驱动,既为了解决现实中微观层面的内生问题、中观层面的关联问题以及宏观层面的诱发问题,也为了防范教育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公共政策的双重价值属性决定了“双减”政策具有形式价值和实质价值,二者表现为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这为贯彻“双减”政策提供了方法论关照。落实“双减”政策,应注重教育政策之“志”“、制”和“治”三者的内在有机统一:在“志”的高度上坚守逻辑起点,在“制”的深度上坚持有序推进,在“治”的宽度上坚定实践创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