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S、Pb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研究黔北桑木背斜铅锌成矿带成矿物质来源。桑木背斜铅锌成矿带矿石矿物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大最小值为16.1‰,最大值为31.5‰,平均值为25.6‰,极值为15.4‰;矿石矿物为相对富集重硫型;据此判断其硫的来源可能为沉积岩。研究区内来自不同矿区、不同矿物的Pb同位素变化均很小。206Pb/204Pb介于18.25~18.57 之间,207Pb/204Pb 介于 15.63 ~15.92 之间,208Pb/204Pb 介于 37.82 ~38.93 之间,三者变化范围均很小,且不同硫化物样品之间的Pb同位素组成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桑木背斜地区的铅锌矿床可能具有较为单一的铅金属来源。通过投图分析,笔者认为桑木铅锌矿成矿带的铅金属可能来源于下伏基底地层。
-
单位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