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种子鉴定及种子发芽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变色石竹2个自然种群种子库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变色石竹不同种群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与种群更新之间的关系。A种群分布于天山西部新源县境内海拔1 100m的砾石山坡,地理坐标为82°28′E,43°03′N,B种群分布于天山西部尼勒克县境内海拔2 093 m的山坡草地,地理坐标为84°05′14″E,43°43′23″N。结果表明,变色石竹种群土壤种子库比较丰富,平均密度为50粒/m2;A种群种子主要存在于枯枝落叶层及02cm土层中,占总量的92%;B种群种子主要存在于02cm及24cm的土层中,占总量的96%。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萌发率显著高于自然种群萌发率,A种群的山坡上部自然种子萌发率最高,山坡上部、山坡中部、山坡下部和山坡底部室内萌发率显著高于自然萌发率(P<0.01)。B种群的山坡中部自然种群种子萌发率最高,山坡上部、山坡中部、山坡下部和山坡底部室内萌发率显著高于自然萌发率,自然条件下,变色石竹以种子繁殖,土壤种子库是其自然更新及种群恢复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