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患儿不同关瘘时机术后并发症及关瘘后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NEC行小肠造瘘术及二期关瘘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关瘘时机分为早期组(术后8周内关瘘)、中期组(术后8~12周关瘘)、晚期组(术后超过12周关瘘)。比较患儿一般资料、两次手术日龄和体重、关瘘术后并发症及关瘘后4~6周、12~15周、24~30周、42~48周时体重、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 Z-score, WAZ)情况。结果共纳入56例患儿, 出生胎龄(33.4±3.4)周, 出生体重(1 894±640)g, 造瘘手术日龄、造瘘与关瘘时间间隔分别为16.5(8.0, 28.2)d和94.0(76.5, 126.5)d。早期组6例, 中期组11例, 晚期组39例。3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造瘘手术日龄以及关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造瘘时总体生长迟缓(WAZ<-2)发生率为14.3%, 关瘘时生长迟缓发生率增加至6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和晚期组关瘘时WAZ分别为(-3.2±1.9)、(-3.0±1.6)和(-2.3±1.5)分,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瘘后WAZ逐渐改善, 至关瘘42~48周时分别上升至(-0.7±1.2)、(-0.1±2.0)和(-0.1±0.8)分。结论关瘘时机可能与关瘘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NEC患儿带瘘生存容易出现生长迟缓, 关瘘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 带瘘期间体重增长不良者, 建议早期关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