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巫山高》是汉代"鼓吹铙歌十八曲"中的第七首,最早见载于《宋书》卷二十二《乐志》,现加上标点抄录于下:"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1]641在汉代乐府诸多名篇中,《巫山高》不仅在诗歌形式和内容上有独自的特色,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十分深远。然而,就是这样重要的一篇作品,在今天仍然存在不少的疑问。
-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