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湿地植物主要通过形态结构和抗氧化防御系统保护植物体的内、外环境稳定性,为乳酸代谢途径和乙醇发酵途径等提供生命能量,以及逃避低氧胁迫的策略而适应洪水胁迫。屏障结构具界面保护功能,保护通气组织的氧气不易扩散出去。根尖无屏障结构,离子能透过并进入维管柱,同时释放氧气解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洪水胁迫引起湿地植物缺氧,促使产生活性氧,抗氧化防御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剂保护组织免受氧化损伤;同时体内CO2含量增加促进以无氧呼吸、乙醇发酵途径和乳酸代谢途径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响应乙烯信号的转录因子SKs基因和Sub1A-1基因控制湿地植物采取伸长生长或生理静止逃避低氧胁迫来适应洪水胁迫。湿地植物在固定土壤和消除水体离子污染等生态修复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