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汾渭平原煤炭能源消耗占比较高,是全国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高污染区,2018年已被生态环境部纳入了"蓝天保卫战"治理重点区域,研究该区域SO2污染状况,对科学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利用2008年以来臭氧卫星传感器(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监测的SO2柱浓度数据,以及2013年以来的地面监测站的SO2观测数据(OBS),综合运用空间插值、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汾渭平原大气SO2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逐月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平均年总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汾渭平原SO2柱浓度值季节变化特征比较明显,冬季远远高于其他季节,春季和夏季中心城市柱浓度基本相当,秋季太原和临汾盆地高于渭河平原。从逐月的时间变化来看,太原、渭南和西安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临汾表现出了上升趋势,4个城市OMI的SO2柱浓度值与地面监测站的SO2浓度值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2最高的是渭南,达到了0.733 4,最低的是太原,为0.662 5。从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这两段时期的平均年柱浓度来看,前期的SO2浓度值远大于后期,太原盆地北部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1.5~3.0 DU,西安及周边下降幅度为1.0~2.0 DU,临汾盆地和太原盆地南部变化较小,部分地区有上升趋势。与京津冀、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汾渭平原SO2柱浓度变化幅度较小,2014年之后超过了京津冀地区,居于以上四个地区之上。该研究可为晋陕两省开展有针对性的协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