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在古代汉语中又写作"陇断"、"龙断"。"陇断"最早见于《列子》,其义当为"高丘隔绝";"龙断"的最早用例见于《孟子》,其义已发展为"独立的高丘",并由典故引申而有"把持和独占"之义,是"垄断"一词现代意义的源头。从三词在不同古代文献中的用例可见,明代以后"垄断"逐步取代"陇断"、"龙断",其"把持和独占"之义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