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围绕日本一所华校,通过问卷调查、教育观察和相关访谈,对比研究了家长、学校和学生三方对华语作为祖语传承的态度和行为。发现了四个现象:(1)家长对华语课程的期望较高,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校方教学设计滞后;家长希望提高教学难度和文化内涵,按水平教学,但学校供给不足;华语作为其他科目的教学媒介语也引起了争议。(2)家长希望校内多使用华语,学生对此虽然态度积极,但行为滞后,校方对华语语言管理力度不足,华语使用有仪式化倾向。(3)家长对于子女的学业成绩及升学高度焦虑,动摇了其继续接受华校教育的决心。(4)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家长和学生对华语教学的关注在降低。据此提出,在思考祖语传承问题时应综合考虑五组外部关系:文化情感与现实理性、阶段需求与长期规划、个人意志与社会压力、群体需求与整体设计、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