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源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刘圣; 郑维超; 黄虹秀; 刘颂蕊; 杨梅; 燕霞; 李运莉; 岳婵娟; 侯蓉; 张东升; 范雪阳; 张洪文; 李林; 曹立亭*; 苏小艳*
来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3, 45(06): 598-603.

摘要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检测大熊猫3种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NCBI登录的奇异变形杆菌(PM) ureR基因、肺炎克雷伯菌(KPN) phoE基因、大肠杆菌(E.coli) pho A基因,设计3对引物,并对各反应条件优化,初步建立检测大熊猫源PM、KPN和E.coli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PM、KPN和E.coli能够分别扩增到308 bp、456 bp和666 bp的目的条带,而对大熊猫常见的其它20种病原菌均无扩增;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M、KPN和E.coli DNA的检测限分别为2.8×107拷贝/μL (ureR)、3×107拷贝/μL(phoE)、6×107拷贝/μL (pho A)。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00份大熊猫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M、KPN和E.coli的检出率分别为30%(30/100)、90%(90/100)和100%(100/100),均与研究报道的单一PCR检出率相同,对PM和KPN的检出率均高于传统病原分离方法(25%、83%)。本研究建立的大熊猫源PM、KPN、E.coli多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较高,且可以同时检测3种病原,为大熊猫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极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对临床防控相应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
    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