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附滴丸抗大鼠乙醇型胃溃疡预防作用及机制

作者:潘洁; 李莉娜; 李勇军; 曹闯; 郭振虎; 陆苑*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5(07): 767-772.
DOI:10.19367/j.cnki.2096-8388.2020.07.004

摘要

目的:研究良附滴丸对乙醇型胃溃疡大鼠模型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均分为良附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奥美拉唑组、模型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良附滴丸[良附滴丸剂量0. 27 g/(kg·d)、0. 54 g/(kg·d)、1. 08 g/(kg·d)],奥美拉唑组灌胃奥美拉唑[18 mg/(kg·d)],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 d,每天给药1次,第5天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 h,再给药1次,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无水乙醇(5 m L/kg)诱导胃溃疡,于1 h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胃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表观形态和HE染色下组织形态特征,比较胃组织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百分率,检测胃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PGE2)等指标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良附滴丸中、高剂量组可改善胃溃疡组织水肿、黏膜糜烂、血管扩张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良附滴丸低、中、高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百分率依次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良附滴丸低剂量组能够升高NO、SOD的含量(P <0. 05或P <0. 01),降低IL-6、TNF-α含量(P <0. 05或P <0. 01),对MDA、PGE2的含量影响不明显(P> 0. 05);良附滴丸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胃黏膜损伤大鼠胃溃疡指数(P <0. 01),胃组织中NO、SOD、PGE2含量明显升高(P <0. 01),TNF-α、IL-6、MDA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结论:良附滴丸可减轻大鼠无水乙醇诱导的胃溃疡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SOD、PGE2水平或降低TNF-α、IL-6、MDA水平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