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前后压缩损伤的区分及严重程度评估

作者:童凯; 曹生鲁; 许兰伟; 刘宏哲; 钟子毅; 钟承桔; 王钢*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19, 35(05): 453-459.

摘要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和骶髂关节前方分离距离对区分骨盆前后压缩(APC)损伤分型的可靠性, 并评估损伤严重程度。方法取11具(男性7具, 女性4具)新鲜尸体标本共22侧半骨盆, 将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1侧), 分别制造半骨盆固定(限制组)和半骨盆不固定(非限制组)两种骨盆APC损伤测试模型, 同时又将标本分为男性组(14侧)和女性组(8侧), 模拟APC损伤外旋半骨盆。记录各组原始骨盆的耻骨联合间距及骶髂关节前方间距, 两组骶髂前韧带损伤时耻骨联合分离距离、骶髂关节前方分离距离、患侧骨盆骶棘韧带及骶结节韧带损伤情况。结果限制组与非限制组原始骨盆的耻骨联合间距、骶髂关节前方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原始耻骨联合间距分别为(5.13±0.61)mm、(4.03±0.84)mm(P<0.05)。当骶髂前韧带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时, 耻骨联合分离距离为12~41 mm[(23.36±7.27)mm], 骶髂关节前方分离距离为5~18 mm[(9.82±3.25)mm];男性和女性组间及限制组与非限制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骶髂关节前方分离距离, 男性和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限制组与非限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4侧出现骶结节韧带损伤, 5侧出现骶棘韧带损伤。单纯耻骨联合间距≥23.36 mm或骶髂关节前方分离距离≥9.82 mm的标本数均为10侧(46%), 而满足耻骨联合间距≥23.36 mm或骶髂关节前方距离≥9.82 mm至少一项的标本数为15侧(68%)。结论耻骨联合间距≥23.36 mm或骶髂关节前方距离≥9.82 mm时, 可区分APCⅠ型和Ⅱ型骨盆损伤, 耻骨联合结合骶髂关节前方分离距离更有利于评估骨盆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