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峡部的形态特点及形成原因。方法:18个经CBCT证实存在单根双管的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2组,为每组9个样本。1组9个样本从根尖至釉质-牙骨质界(CEJ)连续横断切磨;2组9个样本在两个根管之间纵断切磨。手磨制备220~240μm厚磨片,梯度脱水后包埋于中性树胶。数字显微镜观察并分析磨片图像。结果:1组、2组样本峡部发生率均为100%(18/18)。所有样本显示:单根双根管型牙根在不同层面均存在不同类型的峡部,牙本质小管(DT)自牙骨质-牙本质界(CDJ)大致同心地延伸至根管峡部。结论:包含双根管的牙根,具有在不同层面可形成不同类型峡部的特点;根管峡部的发生是根管的增龄性变化的结果。临床上根管预备时将器械、化学和超声预备方法有机结合,有助于清理峡部的残余组织,并对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