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压抑遗忘(SIF)效应在延时测验中的表现以及特质焦虑对大学生延时SIF效应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5-8月在成都市某高校通过特质焦虑量表(T-AI)筛选大学生个体,设置高特质焦虑组(n=31)和低特质焦虑组(n=37)。被试认真完成想/不想任务(TNT)。当天的测验阶段,即“即时测验”,让被试回忆一半的目标词(共30个);第2天的测验阶段,即“延时测验”,让两组被试回忆全部的目标词(共60个),这60个词中,一半材料经历“延时初测”;一半材料经历“延时复测”,比较被试在即时测验和两种延时测验条件中的正确率、反应时及SIF效应(SIF-正确率和SIF-反应时)。结果两组被试基线条件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明显优于压抑条件。高特质焦虑组在延时初测中的SIF-正确率明显低于低特质焦虑组(P<0.05),在延时复测中两组SIF-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时测验中,高、低特质焦虑的大学生个体均能实现SIF。在无测验效应的条件中,高特质焦虑的大学生在间隔24 h后反而具有更强的SIF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