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代巴蜀地区拥有大量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墓葬石刻。这些墓葬石刻由于其配置和各自展现的功能,在地下构建出一个特殊的象征性的礼仪空间。本文基于艺术史研究关于“空间性”的理论范式,通过考察这些墓葬石刻的内容及其功能,发现其为死者构建的象征性空间是以死者为中心,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杂糅的三个层面:为死者提供如生前一般幸福而安宁的地下家园、一个永恒祭祀和供养死者的地下礼仪空间,以及使墓主人恍如置身仙境与佛国的宗教空间。本文试图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上,从墓室的原境出发,系统阐释巴蜀宋墓石刻被制作的目的和功能,对推动巴蜀宋墓石刻的文化功能的整体性研究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