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皂芥二陈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氟米特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皂芥二陈汤内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痛感程度、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凝血功能指标、血清中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FIB、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33(IL-33)、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2/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1/5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4/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56)(P<0.05)。结论皂芥二陈汤联合来氟米特利于缓解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控制病情进展,可能与下调血清中IL-33、BMP-2、GM-CSF水平以减轻炎症损伤、调控骨重建过程有一定相关性,且用药安全性高。

  • 单位
    湖北省中医院; 武汉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