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TCFL①)的不同课段,教师持有多种语用身份。教师选择不同的言语行为策略,旨在塑造不同的语用身份,以鼓励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起,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文章通过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会话进行语用分析,探究Searle的五类言语行为在教师语用身份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时组织使用指令类和宣告类言语行为,能塑造"权威者"身份;在知识讲解时使用阐述类言语行为,利于塑造"博学者"和"同伴"身份;在评价学生时使用表达类言语行为,能够塑造"评估者"和"同伴"身份;承诺类言语行为则有助于"辅助者"身份的建构。此外,文章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比了课堂上不同言语行为下学生的互动表现和对教师的态度,鉴于师生间的地域、文化以及身份差异,文章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施指令类言语行为时,应多使用请求行为,减少命令行为,而在使用命令行为时可采用略复杂的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