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B超在肝囊型包虫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7月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大型包虫病筛查中接受肝囊型包虫病筛查的疑似肝囊型包虫病患者400例, 患者均接受CT检查、B超检查, 由2名CT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和2名超声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阅片, 分析患者的CT图像、B超图像, 作出诊断, 以手术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 计算和比较CT、B超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 并采用一致性检验, 对CT、B超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确诊结果, 将确诊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分为单纯囊肿型、多发囊肿型、子囊孙囊型、囊肿钙化型、囊肿实变型, 比较CT、B超对不同类型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400例疑似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经手术、血清学检查, 358例患者确诊为肝囊型包虫病, 42例患者确诊为肝泡型包虫病。CT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4.13%、83.33%、93.00%, B超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88%、97.62%、98.75%, B超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χ2=11.978、4.974、16.720, 均P<0.05)。经一致性检验, CT、B超对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系数(Kappa)分别为0.549、0.713, B超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诊断一致性优于CT。B超对单纯囊肿型、多发囊肿型、子囊孙囊型、囊肿实变型等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T(χ2=13.832、6.747、6.331、5.008, 均P<0.05), 而B超与CT对囊肿钙化型肝囊型包虫病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 P>0.05)。结论 B超可对肝囊型包虫病予以准确诊断, 可作为肝囊型包虫病的首选诊断方法, 且B超还可对不同类型肝囊型包虫病予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