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西南的大部分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特征,尤其是会泽和昭通铅锌矿床。矿物组合分带具有垂向分带和水平分带,即从矿体底部(中心)到顶部(外围)具有如下矿物分带:I-1:粗晶黄铁矿+少量深色闪锌矿;I-2:棕色闪锌矿+方铅矿+铁白云石;I-3:方铅矿+浅褐色和黄色闪锌矿+方解石;I-4:细晶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其中,闪锌矿是不同分带的标志性矿物。从I-1到I-3,闪锌矿颜色从深变浅,晶粒从粗晶变为细晶,结构从浸染状变为细脉状。这种矿物分带现象不仅在微观尺度可以观察到,在宏观尺度上也同样存在。它是由闪锌矿和方铅矿的沉淀顺序引起的。本文在研究金属矿物和流体包裹体的基础上绘制了几类热力学相图,如lgfO2–lgfS2,pH–lgfO2,pH–lg[Pb2+]和pH–lg[HS-],讨论了不同pH,氧逸度,硫逸度和离子活度条件下铅锌运移沉淀过程中闪锌矿和方铅矿沉淀顺序的制约条件,解释了矿物组合分带的形成机制,认为闪锌矿和方铅矿沉淀顺序的核心控制条件是硫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