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耐药的食管鳞癌细胞株TE1/PTX的建立及其表型特征

作者:高娜; 李岳衡; 杨珍珍; 高铮钒; 李静; 党婧晗; 许培荣; 范天黎*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5(06): 741-745.
DOI:10.13705/j.issn.1671-6825.2019.12.058

摘要

目的:建立一株对紫杉醇(PTX)耐药的食管鳞癌细胞株TE1/PTX,并初步观察其表型特征。方法:取对数生长期TE1细胞,用100倍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PTX(3 mg/L)诱导2 h,待细胞出现克隆现象后传代2~3次,再次冲击诱导,共冲击3次。之后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每次诱导4 h,重复7次。总计冲击10次,共需时8个月。用不同浓度的PTX、ADM、5-FU分别干预TE1和TE1/PTX 24/48、48、7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IC50及耐药指数(RI)。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TE1和TE1/PTX细胞的形态,细胞计数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耐药相关蛋白(BCRP、MRP1、P-gp)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Slug、Vimentin)的表达。结果:TE1/PTX对PTX(24 h)、PTX(48 h)、ADM(48 h)和5-FU(72 h)的RI分别为13.01、14.62、1.80、3.50。与亲本细胞TE1比较,TE1/PTX变长且无规则,MRP1、P-gp蛋白表达增加;增殖能力下降,细胞被阻滞在G2/M期,侵袭和迁移能力提高,N-cadherin、Slug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一株PTX耐药的食管鳞癌细胞株TE1/PTX,其耐药机制可能与耐药相关蛋白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