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豫西旱地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后小麦的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变化,进行玉米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对小麦开花后旗叶生理生化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选用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不同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N0)、120(N1)、180(N2)、240(N3)、300(N4) kg/hm2,测定小麦开花后旗叶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开花后生育期的推进,叶绿素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后14 d达到峰值;MDA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开花后21 d降到最低值,MDA含量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开花后14 d降到最低值。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之间,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提高);POD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在秸秆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水平下活性最高;MDA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活性均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高于秸秆不还田;MDA、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低于秸秆不还田。结果表明,无论秸秆还田与否,施氮量在240 kg/hm2水平下的小麦穗数、穗粒数、产量均高于其他氮肥水平,秸秆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水平下小麦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水平后增施氮肥有减产趋势。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配施240 kg/hm2氮肥为豫西旱地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高产适宜的施氮水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