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相关性

作者:张文姬; 肖文波; 彭志毅*; 王俊丽; 徐后云; 苏峻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 35(10): 1509-1512.
DOI:10.13929/j.1003-3289.201903101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的CT、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PAL的CT、MRI表现,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1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其中8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1例(18个病灶)接受CT检查,6例(11个病灶)接受MR检查,4例同时接受CT和MR检查。结果 9例为双侧病灶,4例单侧病灶,共22个病灶。病灶最大径为2.60~13.40 cm,16个病灶呈类圆形、椭圆形,2个呈不规则形,4个基本保持肾上腺形状。18个病灶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9个病灶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CT或MR增强扫描中,病灶均呈轻中度渐进性均匀或不均强化,其中4个在MR增强静脉期或延迟期出现网格状强化。结论 PAL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LDH检查可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