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主动寻求情况及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分析其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国内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和主动寻求情况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是否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和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4451份,其中有效问卷4348份,问卷有效率为97.69%。大学生主动获取性病、艾滋病信息的渠道主要为网络(1182人,27.18%)和健康教育(985人,22.65%)。多因素分析显示,相较于男性,女性主动寻求率较低,OR值为0.855(95%CI:0.741~0.985);相较于人文社科专业,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272(95%CI:1.033~1.564);相较于专科层次,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层次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分别为1.590(95%CI:1.187~2.128)和1.333(95%CI:1.012~1.758);相较于未发生性行为,发生性行为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724(95%CI:1.453~2.046);相较于未接触过色情信息,接触色情信息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619(95%CI:1.405~1.867);相较于没有恋爱经历,有恋爱经历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349(95%CI:1.156~1.575);相较于大学前未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前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2.021(95%CI:1.560~2.618);相较于大学期间未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期间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972(95%CI:1.633~2.381)。3431名(7.91%)大学生大学期间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相较于大一年级,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分别为1.295(95%CI:1.058~1.586)、1.374(95%CI:1.117~1.690)和1.331(95%CI:1.030~1.720);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625(95%CI:1.285~2.055);相较于综合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792(95%CI:1.379~2.329);相较于专科层次,重点本科层次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724(95%CI:1.273~2.334)。结论 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有强烈需求但主动性不足,性别、专业、大学层次、是否发生性行为、是否接触色情信息、是否有恋爱经历和大学前或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是否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的影响因素;年级、大学所在地区、大学类型和大学层次是大学生是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