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放射治疗中发生的急性和晚期放射性损伤,目前尚未能建立临床适用的预测放射性损伤模型。各种研究希望通过探寻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多态性与放射性损伤之间的关系来了解放射性损伤的分子机制。基因的多态性不但可以改变蛋白的功能,还可能影响到个体正常组织对受损DNA修复的能力。ATM、XRCC1、BRCA1/2、ERCC2、SOD2、DNA ligaseⅣ和TGF-β1等基因的SNPs与增加放射性损伤可能性相关,这些基因是目前有关放射性损伤研究的活跃领域。未来在放射性损伤相关性的研究中,只能依靠大样本量、严格的对照研究才能获得确实意义的结论。

  • 单位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