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文学经典的解读,应致力于开掘其间的人性意蕴,使文学教育在“人性体悟”与“诗性解读”中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审美与人文的熏陶,这也是西方文学研究者需要深度思考的方法论问题。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经典中,“人的起源”的神话都隐含了人性理解的原始形态,是原始初民对人性善恶本质的诗意理解与表达;个体本位、个人主义与群体本位、博爱主义,体现了“两希”文学传统对人性理解与表述的双向互补,也构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价值核心。《巴黎圣母院》揭示了宗教环境里人性的压抑与复杂,表现了对宗教生活合理性的质疑。《玩偶之家》所讨论的问题已由一般的“社会问题”超越为更具革命性的“人”的解放问题,这是“易卜生主义”在文化哲学内涵上的表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