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左室前壁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术前后左室整体和局部扭转运动特征

作者:韩伟; 谢明星; 王新房; 吕清; 王静; 贺林; 杨亚利; 卢晓芳; 李玲; 袁莉; 张丽; 张静; 李朝军; 张玲利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8, 17(2): 107-111.
DOI:10.3321/j.issn:1004-4477.2008.02.005

摘要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左室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运重建术前后左室心肌整体和局部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拟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AMI患者4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经胸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短轴图像,运用Echo 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左室节段扭转定义为心尖平面与心底平面对应节段旋转角度差值;左室整体扭转定义为心尖平面6个节段旋转角度均值和心底平面6个节段旋转角度均值之差.计算并记录心肌整体和节段扭转运动角度峰值(Peak-Tw)、扭转达峰时间、6节段扭转达峰时间标准差(Tw-SD)和任意两节段间最大扭转达峰时间差值(Tw-diff).结果 ①成功随访并获取清晰图像的AMI患者20例.②AMI术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eak-Tw明显减小(P<0.001),其中以前壁、前问壁减小最明显(P<0.001),扭转非同步性指标Tw-SD、Tw-diff增加(P<0.001).③AMI行冠脉血运重建术后1月,心脏几何构型和心功能参数明显改善;Peak-Tw增大(P<0.001)趋于稳定;Tw-diff下降(P<0.001).左室整体Peak-Tw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5);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显著负相关(r=-0.63,P<0.05).结论 AMI患者左室扭转减弱、扭转非同步化,冠脉血运重建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STI技术为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整体和局部心肌扭转运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单位
    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