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改良CT窗技术鉴别诊断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自2018-01—2021-04行椎体强化手术治疗的12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MRI检查确诊新鲜骨折椎体153个,其中胸椎72个,腰椎81个;确诊陈旧性骨折椎体266个,其中胸椎118个,腰椎148个。采用常规CT窗(W:1 500,C:500)与改良CT窗(W:400,C:214)技术进行双盲回顾性阅片分析,最后将两种窗技术的诊断结果与MRI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改良CT窗技术均可显示常规CT窗技术确诊的105个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而且改良CT窗组阅片时间明显短于常规CT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23,P<0.001)。改良CT窗技术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敏感性(χ2=18.466,P<0.001)、特异性(χ2=39.218,P<0.001)、准确性(χ2=60.123,P<0.001)均高于常规CT窗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的骨髓水肿会导致伤椎松质密度异常增高的原理,在PACS系统中预设改良CT窗技术可凸显其鉴别细微密度差异的能力,在不增加检查时间、检查费用并缩短阅片时间的同时显著提高鉴别新鲜和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适宜在未配置MRI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应用。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台州市博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