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王鲁"说是《公羊》学的核心义旨之一,董仲舒与何休无不倡言之。但这一说法在汉以后一直为后儒所诟病。随着清代《公羊》学复兴,这一学说才重新为学者所重,而其中以陈立最具代表性。陈立明确区分了"衰周之鲁"与"《春秋》之鲁",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春秋》当新王,从而托鲁为王者乃"《春秋》之鲁",而非"衰周之鲁"。同时,陈立在为何休《公羊解诂》作新疏时,不仅全面继承了何休的"王鲁"思想,并且顺着何休、徐彦的思路,对《公羊》本文的"王鲁"意蕴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发挥,从而使得何休的"王鲁"思想更为彻底地得到了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