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盘周脉络膜血液供应分水带与视盘的相对位置关系.方法 临床确诊的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98例98只眼(青光眼组)纳入研究.依据青光眼类型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组,分别为34、33、31只眼.选择同期单眼钝挫伤患者37例37只对侧眼为对照(对照组).青光眼组和对照组间年龄(t=1.197)、性别(x2=3.548)、平均屈光度(t=-1.6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青光眼组间年龄(F=2.645)、性别(F=1.984)、平均屈光度(F=2.621)、视野平均缺损(MD)值(F=0.8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仪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同步造影检查.根据分水带与视盘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分水带分为3型.Ⅰ型:分水带不包围视盘或未被观察到;Ⅱ型:分水带部分包围视盘;Ⅲ型:分水带完全包围视盘.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分水带与视盘的相对位置关系.分水带类型与年龄、视野MD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青光眼组、对照组Ⅱ、Ⅲ型分水带合计构成比分别为81.6%、56.8%.2组Ⅱ、Ⅲ型分水带合计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6,P<0.003).POAG、NTG、CAGC组Ⅱ、Ⅲ型分水带合计构成比分别为82.4%、90.9%、71.1%.不同类型青光眼组间、不同类型青光眼组与对照组Ⅱ、Ⅲ型分水带合计构成比比较,POAG组和NTG组(x2 =1.039)、POAG组和CACG组(x2=1.1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和C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07,P<0.05).POAG组和对照组(x2=5.352)、NTG组和对照组(x2=10.1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G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4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受检者分水带类型与年龄无相关性(r=0.114,P>0.05).青光眼组分水带类型与视野MD呈正相关(r=0.354,P=0.000).结论 青光眼患者的盘周脉络膜分水带位置较正常眼更多地包围视盘.
-
单位浙江大学; 绍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