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劳而不怨"思想并非愚孝,而是发自本心的自觉的尽孝行为。顺从父母不是被迫,而是主动调节亲子关系的手段。孝根植于忧、乐两种情感。忧是忧虑父母年岁渐长,行孝可以减忧,超越了责任层面。孝居"三乐"之首,乐侧重于当下体验,忧侧重于朝向未来的心理状态,二者都是孝能长久的重要原因。孝靠内省来维持,靠体验来证实,靠行为来传递,体现了自发性、内在性、延续性、长久性的特征。孔子"以直报怨"重点不在怨,而在直。孔、孟在孝的观点上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