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于针刺对中风病的无创性神经可塑性研究中,fMRI、高分辨率T1像及DTI 3种主要的成像模态在临床研究中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刺可以在功能(局部一致性、低频振幅、体素镜像同伦连接、功能连接、效应连接、脑网络拓扑属性)和结构(灰质体积、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两个方面对中风后的脑组织进行调节,促进中风后的恢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评价方法为针刺的脑效应机制提供了更加全面、客观的数据支持。现有研究从针刺对局部脑区神经活动的影响逐渐扩展到对同侧半球、对侧半球不同脑区及整体脑网络等的影响,研究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但仍存在样本量较少、算法不统一、结果可重复性较低等问题。利用磁共振技术多种成像模态相结合的优势,一个研究中选用多种成像模态相结合,或同一种脑影像技术采用不同分析方法的多模态研究或可作为今后的一个研究思路。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