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样中9种致病性胞内菌病原调查

作者:张瑛; 海岩; 滕中秋; 谢晓菲; 熊衍文; 邵祝军; 秦爱平*; 郭卫东*
来源:疾病监测, 2022, 37(04): 457-463.
DOI:10.3784/jbjc.202201200010

摘要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初步调查分析9种胞内致病菌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靶向立克次体17 kDa、恙虫病东方体47 kDa、埃立克次体dsb、无形体msp2、贝氏柯克斯体23S rRNA、鹦鹉热衣原体omp1、巴尔通体ssr A、土拉弗朗西斯菌ISFtu2、布鲁氏菌bcsp31属特异性基因保守区域合成TaqMan引物和探针,优化统一反应条件,评估特异性和可行性,实施临床血样多病原筛查。结果 本研究优化了一种同时检测9种病原的TaqMan PCR阵列,分析显示各探针引物组与非目标物种无交叉反应,对内蒙古中西部2021年3—12月临床不明原因高热患者血样(N=335)进行的可行性验证发现,检出率10.75%(36/335)。阳性病例以40~79岁男性为主;职业为农民、牧民等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群。其中无形体6.87%(23/335),立克次体2.99%(10/335),布鲁氏菌0.90%(3/335)。巢式PCR和测序揭示,检测到的立克次体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高度相关。结论 提示内蒙古西部地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特别是40~79岁男性农牧民中主要感染的胞内病原体可为无形体、立克次体、布鲁氏菌,提示当地临床医生和卫生行政部门应予重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