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阻肺病例,共102例,其中男97例,女5例,年龄42~82岁,平均(59.8±8.0)岁。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肺移植组(31例)与双肺移植组(71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的功能改善及累积生存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单肺移植组年龄大于双肺移植组[(62.6±8.8)比(58.6±7.4)岁,P<0.05)],符合我中心在高龄患者中优选单肺移植的实践模式。双肺移植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优于单肺移植组(P<0.05)。双肺移植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单肺移植组(70.4%、63.2%、61.5%比67.7%、58.1%、54.6%),但尚无统计学差异(P=0.388)。两组在其他术前临床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单肺移植组供体冷缺血时间、总手术时间较双肺移植组短,术后出血量较双肺移植组少,但是术中需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患者较双肺移植组多(P<0.05)。两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围术期再次手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单肺移植组术后早期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3级发生率高于双肺移植组(35%比8%,P=0.001)。两组在胸腔并发症、气道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和细支气管闭塞综合征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单肺移植组中发生术后急性自体肺过度通气9例(29%)。结论 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慢阻肺优于单肺移植,优势主要体现在双肺移植组围术期管理简易,术后有更好的肺功能改善。单肺移植作为一种双肺移植的有利补充,在部分经过选择的患者中仍应纳入考虑。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无锡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