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为研究临沂地区肉鸭屠宰环境中沙门菌污染现状和耐药情况,分析屠宰环境中沙门菌分离株与食源性疾病暴发株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屠宰场活鸭、工作台面、清洗用水、鸭子内脏及白条鸭等样品,依据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分离菌株并鉴定其血清学。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并与近4年引发临沂市腹泻病例的沙门菌聚类分析;通过药敏试验检测沙门菌分离株对3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36份样品中共检出17株沙门菌,检出率为47.22%,不同环节样本之间沙门菌污染情况差异显著(P<0.05)。血清分型得到6种血清型,其中1株肠炎沙门菌、3株伤寒沙门菌PFGE带型与引发腹泻病例的沙门菌PFGE带型一致。17株沙门菌耐药试验发现萘啶酸和链霉素耐药率最高,为70.59%,12株具多重耐药,2株对19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论 屠宰环节中的沙门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与引发腹泻病例的沙门菌PFGE带型相同的菌株,且大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加强屠宰环节的卫生消毒和控制抗生素的滥用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