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次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及PM2.5组分特征分析

作者:赵亚芳; 何涛; 叶香; 余益军
来源: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 45(05): 55-62.
DOI:10.16765/j.cnki.1673-7148.2022.05.008

摘要

利用气象数据、PM2.5质量浓度、化学组分等多种实测资料,分析了2018年1月14—23日常州持续重污染过程演变特征,探讨了不同污染阶段南京、常州、苏州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常州此次污染机动车、燃煤和生物质燃烧影响大,大致可分为静稳初期污染累积、周边污染扩散叠加、强冷空气污染输送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高温、高湿和低风速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常州PM2.5质量浓度逐渐升高,Cl-浓度占比增加,本地污染特征明显,移动源的贡献远大于固定源的贡献。第二阶段污染形势最为严峻,常州重污染持续时间长达56 h, PM2.5峰值浓度最高达到261μg·m-3,NO3-、NH4+、 Na+、K+、Ca2+浓度占比增加,SOR和NOR分别达到0.55和0.41,二次转化特征明显。第三阶段为强冷空气南下带来的暴发式重污染,PM2.5质量浓度约以每小时30μg·m-3速度呈现骤升骤降的变化特征,Cl-、Na+、Mg2+和Ca2+浓度占比降低,SNA占比最大,SO2和NO2等前体物二次转化效率最高,SO42-对PM2.5质量浓度贡献更加明显。通过对比南京、常州与苏州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发现,静稳天气阶段,三座城市PM2.5质量浓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污染时段风速对PM2.5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常州风速最低、PM2.5质量浓度最高,苏州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