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改变农村户籍制度的条件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转移。与此相伴随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耕地抛荒等现象。这引发了学术界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影响的争论,且至今没有取得共识。事实上,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存在过较大波动,但总体上是增长的。利用1978-2018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多变量非平衡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过剩供给,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有正向作用,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资本投入(主要是机械与化肥)的增加。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因为农户收入增加而产生了替代效应。
-
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