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早期治疗反应(治疗后3、6、12个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2010年10月—202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初诊CML慢性期(CML-CP)患者,均接受一代或二代TKI(伊马替尼或尼洛替尼、达沙替尼、氟马替尼)治疗,依据治疗反应分为最佳反应、警告和治疗失败组,结合初诊时RDW及相关临床资料对预后影响的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优化临床指标的cut-off值。结果:初诊时RDW≥16.15%的患者3个月和6个月治疗反应(警告和失败)明显多于RDW低者(P<0.05)。分析TKI治疗3个月疗效为警告且未早期换药患者,结合初诊时的RDW,发现高RDW组在6个月或12个月时治疗失败率明显高于低RDW组(P<0.05)。结论:CML-CP患者RDW为TKI早期治疗反应(3和6个月)的独立预测指标;3个月为警告患者且RDW高者在6个月和12个月更易发生治疗失败。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