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气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威胁着城市居民健康。城市林地在削减大气颗粒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不同林分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有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典型城市林地为例,选取火力楠-灰木莲林(Michelia macclurel-Manglietia glauca)、白千层林(Melaleuca leucadendron L.)、湿地松-山油柑-柯林[Pinus elliottii-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尾叶桉林(Eucalyptus urophylla S T Blake)、木荷-锥林(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Castanopsis chinensis (Sprengel) Hance)等5种林分类型,分别对林内外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进行人工对比观测,探讨不同林分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并结合气象因素和林地植被特征,分析削减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体上,除了(火力楠-灰木莲)林对4种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率均为负值,其他林分类型对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PM2.5和PM1.0)具有正削减效应,对总颗粒物和粗颗粒物(TSP和PM10)具有负削减效应;针阔混交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率显著高于其他阔叶林;(2)不同林分的削减效率,在日尺度上多呈“W”或“V”型,峰值与谷值出现的时间与上班通勤高峰与低谷期重合;(3)城市林地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与气象因素(尤其温度和风速)以及植被特征(如冠幅和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负相关。该研究中细颗粒物(PM2.5和PM1.0)对林外大气含尘量较敏感,与林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细颗粒物更容易达到峰值(或饱和)有关。在高质量林地建设中,可适当增加针叶树种的种植,优先选择叶面积指数较大的物种,增大林地削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改善大气环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