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肾苏Ⅲ方改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大鼠蛋白尿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1)采用左肾切除+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质量分为3组,模型组、肾苏Ⅲ方组,另设空白组,每组各15只。肾苏Ⅲ方组予肾苏Ⅲ方[9. 71g生药/(kg·d)],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0. 9%氯化钠溶液灌胃。检测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Upro)、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体视学、肾小球硬化指数改变。(2)采用UPLC Q-TOF鉴定肾苏Ⅲ的化学成分,利用Molinspiration、Pharm Mapper数据库进行反向分子对接分析,预测其主要作用靶标,将预测的靶标进行KEGG通路注释,并在KEGG通路分析中获得参与相关通路的候选基因及功能。结果 (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8周末开始,肾苏Ⅲ方组FSGS大鼠24 h Upro、ALB、TC、TG均改善;至治疗第12周末,肾苏Ⅲ方组大鼠光镜、电镜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改善。(2)通过UPLC Q-TOF鉴定肾苏Ⅲ的化学成分共53种,将可能被吸收的化合物利用Pharm Mapper数据库进行反向分子对接分析,预测出主要的作用靶标约为530个,再将预测的靶标进行KEGG通路注释,得到相关通路76条,其中涉及免疫应答和炎症相关的通路共11条。结论肾苏Ⅲ方可能通过VEGF、RAS等通路调控血管内皮新生、改善基底膜通透性,从而调节免疫应答反应抑制FSGS大鼠蛋白尿。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