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治疗后的孕激素指标[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月经量(130.36±30.32)ml少于常规组的(200.33±44.83)ml、肌瘤体积(85.42±10.93)cm3小于常规组的(126.63±23.31)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SH(15.41±2.13)U/L、E2(196.32±24.13)pmol/L均低于常规组的(33.32±3.88)U/L、(335.53±25.31)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子宫体积(241.02±11.21)cm3小于常规组的(275.12±10.56)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