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防管控”一体化体系建设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老年医院在福州市部分社区通过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筛查出的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防管控”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活动呼吸情况、自我干预能力、肺功能、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呼吸困难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ESCA评分、FEV1、FVC、FEV1/FVC水平和WHOQOL-BREF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1、3个月时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3个月时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同时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为其建立社区防管控一体化管理体系,可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不良情绪,临床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