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明确大柴胡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其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并获得大柴胡汤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与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获得的T2DM相关靶点进行映射,获得大柴胡汤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结合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通过构建并分析大柴胡汤治疗T2DM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关系(PPI)网络,筛选大柴胡汤治疗T2DM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并通过构建“复方-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明确大柴胡汤治疗T2DM的关键成分、靶点及通路,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 通过将大柴胡汤作用靶点与T2DM相关靶点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大柴胡汤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54个;通过构建PPI网络,进一步筛选获得大柴胡汤治疗T2DM的核心靶点22个,包括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核心靶点KEGG分析结果表明大柴胡汤可能通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T2DM的作用,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汉黄芩素(wogon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和山奈酚(kaempferol)等。结论 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了大柴胡汤治疗T2DM的关键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可为其临床应用及深入的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