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鲁西地区金牛山岩体和金星头岩体中生代闪长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Lu-Hf同位素的研究,旨在厘定闪长质岩石的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结果表明,金牛山辉石闪长玢岩及斑状闪长岩中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30 Ma和126 Ma,形成于早白垩世。金牛山岩体闪长质岩石具有较高的MgO含量(4.35%~6.78%)、高的Mg#值(56~70)以及高的Cr、Ni含量,金牛山岩体中的辉石闪长玢岩ISr值为0.707 519,εNd(t)值为-15.67,εHf(t)值在-21.6~-15.9之间。金星头岩体闪长质岩石SiO2含量为54.02%~65.02%,Al2O3含量在16.00%~17.61%之间,MgO含量(1.11%~2.68%)和Mg#值(37~46)较低,高Sr/Y比值(29~136),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研究表明,金牛山岩体闪长质岩石是古老下地壳再重熔并混染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产物的结果;金星头岩体闪长质岩石为地幔源区的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被陆壳物质同化混染形成的埃达克质岩。受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的影响,金牛山岩体和金星头岩体闪长质岩石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
-
单位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