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和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TCI)在开腹胆胰手术中与人工开环控制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胰腺占位手术的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87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M组为人工开环组,采用手动调节丙泊酚TCI的效应室靶控浓度行麻醉诱导和维持。C组为闭环靶控组,麻醉诱导和维持由思路高闭环靶控输注系统计算机自动调节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控浓度。两组均设定目标BIS值为47,靶控范围为4752。系统运行后自动记录每秒钟的BIS值。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总用量。记录躁动、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通过BIS值计算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MDAPE)、摆动(Wobble)和总体分数(GS)。结果 C组BIS值波动幅度在设定值10%(优)以内的时间比例明显高于M组[(52.1±10.5)%vs(37.6±5.8)%,P<0.05]。两组BIS值波动幅度在设定值10%20%(良)范围以内的时间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MDAPE明显低于M组[(10.1±2.2)%vs(15.3±6.4)%,P<0.05],C组GS明显低于M组[(23.1±8.9)%vs(33.5±15.8)%,P<0.05]。C组和M组丙泊酚用量[(0.13±0.04)mg·kg-1·min-1 vs(0.12±0.03)mg·kg-1·min-1]和瑞芬太尼用量[(0.12±0.03)μg·kg-1·min-1 vs(0.15±0.05)μg·kg-1·min-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组有1例苏醒期躁动。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和术中知晓。结论 BIS监测下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与人工开环靶控输注比较,麻醉镇静深度更合适、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