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蓄、思想觉悟和能力素质,在步入社会以后就奋力追求与其本身专业、素质、能力相适应的岗位。但自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大学生的数量年年递增,受人力资源需求、大学生本身就业抱负、价值理念、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就业不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唯一选择了。政府2017年的工作报告里提到,2016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总数1314万人,就业形势较好,而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在2016年有765万人,占就业整体的58. 3%。根据2017年麦克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知,尽管就业形势相对较好,近年来走出校门的"90后"以及"95后"大学生,从事稳定工作的比例仍逐年降低。且根据《央广新闻》报道,与以往的就业季不同,近几年的大学生存在一群"慢就业"族。"慢就业"现象不仅逐渐凸显,这种行为也正在被大学生接受和实践。虽然"慢就业"已逐渐被公众接受,但也有人因为"慢就业"而迷失自我。因此,"慢就业"也成为了社会的一种新的"冷思考"。

  • 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