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城市门诊医生对于家庭血压监测(HBPM)的认知情况及行为模式。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自2013年5月至8月在北京、杭州、广州三城市的23家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对门诊医生进行横截面问卷调查。问卷包含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涵盖HBPM的价值、意义,诊断高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早晚血压测量值的重要性,推荐测量的时机、频度及方法等问题。结果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4份,回收194份(应答率95.1%)。男性39人(20.1%),女性155人(79.9%),平均年龄39.7岁。其中来自三级医院医生102人(52.6%),二级医院10人(5.1%),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82人(42.3%)。49.5%(96/194)的医生认为HBPM与诊室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同等重要,31.4%(61/194)的医生认为HBPM更重要;81.4%(158/194)认为HBPM早、晚血压测量值均重要。95.9%(186/194)的医生认同HBPM可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82.5%(160/194)认为HBPM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83.5%(162/194)认为可以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仅34.0%(66/194)的医生能准确回答HBPM诊断高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值(≥135/85mm Hg),51.0%(99/194)选择≥140/90mm Hg(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85.6%(166/194)的医生在患者就诊时建议进行HBPM,85.6%(166/194)建议采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94.8%(184/194)推荐至少每日测量1次,74.2%(144/194)建议起床后和睡觉前测量,43.3%(84/194)建议每次测量2遍,53.6%(104/194)建议测量3遍。32.5%(56/194)建议记录第2、3个读数的平均值,40.7%(79/194)建议记录所有读数的平均值。结论城市门诊医生诊疗中对HBPM的推荐的行为模式基本符合指南与共识,但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亟需加强教育与培训以改进对血压测量和监测的认知及行为模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