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既是我国诸多经济问题的焦点,也是短期内与诸多经济问题适配的特色缓解机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来源、度量及监管政策的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源于国有企业的地方隐性债务形成机制和长期不确定性影响。主要结论是:(1)一般地方国有企业和转型后的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目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面临的更常态、更持久、更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来源。(2)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负债风险的切入点不在于切断企业与政府的联系,关键在于优化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企业效率。(3)在当前面临经济转型的下行压力、疫情冲击以及贸易环境不稳定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外部环境下,处理好国企功能与隐性债务的矛盾关系,是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
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金融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