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iR-210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方茜; 曲爱林; 张欣; 杜鲁涛; 杨咏梅; 王传新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06): 77-81.
DOI:10.6040/j.issn.1671-7554.0.2015.060

摘要

目的探讨mi R-210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检测48例CRC患者(CRC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mi R-2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通过检测CRC组中12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复发时血清中mi R-2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检测两组CEA和CA199的水平,通过ROC曲线比较mi R-210、CEA、CA199对于CRC的诊断效能。结果 CRC组血清mi R-210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均>0.05)。CRC组中12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mi R-210的表达较术前降低(P<0.001),术后复发时血清mi R-210的表达较术后1个月升高(P<0.001)。mi R-210诊断C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其诊断效能高于CEA(AUC:0.672,Z=2.230,P<0.05)和CA199(AUC:0.651,Z=2.427,P<0.05)。mi R-210诊断CRC的特异性为82.5%,敏感性为70.8%,诊断临界值为38.31,阳性预测值为82.9%,阴性预测值为70.2%,准确性为76.1%。结论循环mi R-210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新的非侵入性分子标志物。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