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钩钢板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对术后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3例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根据术后是否出现SIS分为两组,SIS阳性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为(30.24±6.98)岁(19~48岁),左侧11例,右侧14例;SIS阴性组88例,男49例,女39例,年龄为(33.24±9.27)岁(21~54)岁,左侧31例,右侧57例。基于冠状面CT测量病人的肩峰高度,记录病人所用钩钢板的钩端深度,并计算两者的差值。结果 SIS阳性组与SIS阴性组的肩峰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5,P=0.587)。SIS阳性组钩钢板的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为(8.063±1.150)mm(5.5~10.4 mm),SIS阴性组的差值为(6.715±1.820)mm(3.68~10.1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4,P=0.001)。钩钢板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6 mm的病人中SIS的发生率(29.11%)与差值≤6 mm的病人中SIS的发生率(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6,P=0.006)。结论锁骨钩钢板的钩端深度与肩峰高度的差值大于6 mm可能是锁骨钩钢板术后发生SIS的影响因素。术前测量肩峰高度可以对术中选择钩钢板的型号提供建议。
- 单位